然而,我們對詞義空缺這一現(xiàn)象絕非無計可施。盡管詞義空缺這一現(xiàn)象客觀存在,但通過適當?shù)姆g策略,絕大部分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詞語都能在譯文中得到表達。也正是這些文化詞語在翻譯中的再現(xiàn)促進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與互動,體現(xiàn)了翻譯作為一種有效的跨文化交流手段的價值和意義。
針對詞義空缺這一現(xiàn)象,我們可以靈活地采用不同的翻譯策略,巧妙運用英語詞匯表達漢語文化詞匯的含義,常用的翻譯方法包括音譯法、意譯法、直譯法以及加注法。
當漢語文化中特有的事物在英語文化中完全空缺時,可采用音譯法將這些具有特殊文化內(nèi)涵的詞語“移植”到英語文化中去。例如:“氣功”qigong、“功夫”kong fu、“太極”tai chi、“風水”feng shui、“陰陽”yinyang、“磕頭”kowtow、“旗袍(長衫)”cheongsam、“餛飩”wonton、“豆腐”tofu、“雜碎”chop suey、“餃子”jiaozi、“荔枝”litchi、“烏龍茶”oolong等等。許多采用音譯法翻譯的詞語已成為英語中的外來詞,被西方大眾廣泛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