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是具備形、音、義,可以獨立運用的最小語言單位,也是最小的語法單位。
詞雖然小,譯好卻不容易,因為詞既有指稱意義,還有蘊涵意義。一個詞往往有多個對應(yīng)的指稱意義,蘊涵意義就更豐富了。詞本身內(nèi)含的歷史文化信息、典故、隱喻、情感及民族心理對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讀者投射不同的意義。例如:“松樹”在中國文化中象征著“堅忍不拔”、“不畏嚴寒”和“四季常青”,而 pine tree 在英美文化中則沒有這些象征性的蘊涵義。“熊”用來形容人時,在中國文化中有“愚笨”、“窩囊”的含義, bear 在英美文化中卻意為“饑餓或脾氣暴烈的人,魯莽的人”。又如“貓頭鷹”,由于該鳥常在深夜發(fā)出凄厲的叫聲,有些講迷信的中國人認為它是一種不吉利的鳥,將它與“倒霉”和“厄運”聯(lián)系起來。在方言中,“貓頭鷹”又稱“夜貓子”,比喻喜歡晚睡的人,英語中的 night owl 正好表示經(jīng)常熬夜或喜歡在夜間工作的人。但 owl 在英語中卻完全沒有“倒霉”的蘊涵意義,倒是因襲傳統(tǒng)的理解,象征著“聰明”或“智慧”。
前文曾提到,有些漢字本身就是詞,英語沒有字,只有詞,多數(shù)漢字構(gòu)成詞還需要一定的方法。漢語和英語的構(gòu)詞法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小的差別。
(1)漢英構(gòu)詞對比
漢語是有表意傾向的音節(jié)文字 (ideographic-oriented syllabic script)?,F(xiàn)代漢字的語素大部分是單音節(jié)語素,它們可以自由組合成詞。例如:“地”這一語素可以組成:地震、地皮、地貌、地鐵、地方、地學、地圖、地溫、地勤、地表等。漢語中還有一些語素不能獨立成詞,只能在有限范圍內(nèi)與其他語素組合成詞,例如:“菩”不是詞,“菩薩”才是詞(從梵語中借來的詞);“忐”不是詞,與“忑”組合成“忐忑”才成為詞。又如“第”,當它用在整數(shù)的數(shù)詞前面表示次序時(第一,第八)就不能獨立成詞,與后面的數(shù)詞一起才是詞。
英語是拼音文字 (alphabetic script),字母組合成音節(jié)就生成詞。
漢語和英語都能用合成法 (compounding)、綴合法 (affixation)、音變法 (sound-changing)、縮略法 (abbreviation) 構(gòu)詞,也都通過翻譯從外語中借進新詞。不同的是,漢語還使用重疊法 (reduplication),英語還用轉(zhuǎn)換法 (conversion)、逆構(gòu)詞法 (back-formation) 和截短法 (clipping) 構(gòu)詞。
合成法是漢語構(gòu)詞的主要方法,可用來構(gòu)成名詞、形容詞、副詞、動詞,一般通過主謂、動賓、動補、并列和限定等關(guān)系組合,例如:
主謂關(guān)系:心跳(名詞)、心虛(形容詞)、眼看(副詞)、頭疼(動詞)
動賓關(guān)系:司法(名詞)、刺骨(形容詞)、到底(副詞)、唱歌(動詞)
動補關(guān)系:發(fā)明(名詞)、分明(形容詞)、趕快(副詞)、過來(動詞)
并列關(guān)系:波浪(名詞)、敏捷(形容詞)、舍棄(動詞)
限定關(guān)系:血跡(名詞)、雪白(形容詞)、萬分(副詞)、閑談(動詞)
英語的合成詞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語素組成。該方法主要用于構(gòu)成動詞、名詞、形容詞或副詞。例如:
outlive (v. = adv. out + v. 1ive)
overchange (v. = adv. over + v. change)
underestimate (v. = adv. under + v. estimate)
pickpocket (n. = v. pick + n. pocket)
sunshine (n. = n. sun + v. shine)
makeshift (n. = v. make + v. shift)
deaf-mute (a. = a. deaf + a. mute)
duty-free (a. = n. duty + a. free)
offhand (adv. = adv. off + n. hand)
overnight (adv. = adv. over + n. night)
綴合法是將不能獨立使用的語素即語綴,附加在詞干的后面組合成詞的方法。漢語的語綴遠不如英語多。漢語語綴的字形與詞根沒有差別,如語綴“子”仍然由橫、撇、直鉤、橫等筆劃組成。英語語綴的字形與詞根差別很大,如 in-、 un-、 -ness、 -or 等一眼就能看出是不能獨立成詞的語綴。漢語有些語綴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可以作獨立語素使用,如“非”可作表否定意義的語綴(“非人”、“非金屬”),又可作獨立語素,在“是非”一詞中,“非”是獨立語素,表示“錯誤”。而英語的語綴只能作語綴。漢語語綴一綴一義,十分嚴格,英語語綴一綴多義的現(xiàn)象十分普遍。
雖然對比學習漢語和英語的綴合法,對漢譯英時選詞很有幫助,但因上述差別,翻譯時不能“望綴生義”,要勤查字典和詞典,避免詞義錯位的現(xiàn)象。例如:“超”作前綴,與之對應(yīng)的英語前綴有 ultra-、 super-、 extra-、 hyper-, “超短波”譯為 ultrashort waves,“超短裙”得譯為 miniskirt,“超標準”譯為 superstandard,“超語言符號”則是 extralinguistic signs,“超代數(shù)”譯為 hyperalgebra,而“超大氣壓”的譯文是 overpressure,“超高頻”則是 ultra-high frequency。
“子”作后綴時,加在名詞、形容詞或動詞詞素后綴合成名詞。如:帽子 (cap)、旗子 (flag)、命根子 (lifeblood)、胖子 (fatty)、矮子 (shorty)、墊葉子 (cushion, mat)、撣子 (duster)、騙子 (swindler)。
上例中,除了最后兩個詞的譯文用了 -er,其余的“子”都沒有用英語的后綴來翻譯。
音變法是通過改變詞的讀音構(gòu)成新詞的方法。漢語和英語都能通過改變韻母和聲母、元音和輔音構(gòu)成新詞。如:都(dōu)是副詞,意為“甚至”、“已經(jīng)”等,而都(dū)是名詞,意為“首都”、“大城市”等。“傳”(zhuàn)是名詞,意為“傳記”,“傳”(chuán)作動詞,意為“由一方交給另一方”、“傳授”等。英語中也有 doom (n. 毀滅、末日),deem (v. 認為); house (n. 房屋), house (v. 留宿)。
由于漢語是聲調(diào)語言,還可以改變字詞的聲調(diào)形成新詞。如:好(hǎo)和好(hào),前者表示“優(yōu)點多的,使人滿意的”等多種意義,后者表示“喜愛”等多種意義。英語則可通過改變重音生成新詞。如: present 是形容詞,意為“現(xiàn)在的”, present 就成了動詞,意為“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