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頁:片段欣賞
第二頁:巧學口語
第三頁:小小翻譯家
第四頁:文化一瞥
芭蕾舞劇《天鵝湖》簡介
《天鵝湖》原為柴科夫斯基于1875年-1876年間為莫斯科帝國歌劇院所作的芭蕾舞劇,于1877年2月20日在莫斯科大劇院首演,之后作曲家將原作改編成了在音樂會上演奏的《天鵝湖》組曲,組曲出版于1900年11月。《天鵝湖》是世界上最出名的芭蕾舞劇,也是所有古典芭蕾舞團的保留劇目。
在《天鵝湖》里,劇本可以說是舉足輕重的。有兩個差別很大的《天鵝湖》版本,但通常它們會被混合著上演。它們的不同在于對結局的處理。在第一個版本里,王子齊格弗里德被幻象所惑,結局是悲劇式的。但在著名的圣彼得堡版本里,最后的結局卻是大團圓。
劇本的原作者已不可考。其靈感可能來自一部1786年出版的童話集《德國民間童話》里面的一個叫《被施魔法的面紗》的故事,作者是卡爾·奧古斯都·姆賽斯。里面提到了離德國城市茲維考不遠處有一個天鵝池塘,那里有著一個關于天鵝少女的傳說。當法師施法于天鵝的羽毛時,天鵝就會變成一位少女。而且這樣的主題在許多其他童話里也出現(xiàn)過。特別是那位可憐的公主,只有一位王子的愛情才能救她。但是悲劇式的結局卻是姆賽斯的首創(chuàng),以前從沒在別的童話中出現(xiàn)過。
情節(jié)
第一幕 王子齊格弗里德在生日前夕,他的母親告訴他,已成年的齊格弗里德要在第二天選一位新娘。而到了晚上,王子去天鵝湖捕獵天鵝。
第二幕 齊格弗里德遇上被羅特巴特施咒的公主奧杰塔。她白天是天鵝,晚上卻會化成一位少女。只有當某位男子真誠地愛上她時,她才能得救。齊格弗里德邀請她第二天晚上來參加舞會,并會向母親表示,愿意娶奧杰塔為妻。
第三幕 各國的公主和使節(jié)都來出席齊格弗里德的生日宴會。羅特巴特也帶著他的女兒奧吉莉亞來了。奧吉莉亞顯示的是奧杰塔的形象,只是身著黑裝。齊格弗里德被迷惑并與她締結了婚約。當齊格弗里德意識到這一切的時候,大為震驚,并立即趕往天鵝湖。
第四幕 王子請求奧杰塔的寬恕,而奧杰塔也原諒了他。這時羅特巴特用魔法卷起大浪,要淹死齊格弗里德。奧杰塔為了救他縱身躍入湖內。根據(jù)導演編排的不同,結尾也不一樣:或者是雙雙逝去形成悲劇式的結尾,或者是天鵝恢復人形,王子救起公主,愛情終于戰(zhàn)勝了邪惡。中國的芭蕾舞團常用這一種結尾。
角色
除了技術上的要求外,《天鵝湖》對演員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特別是主角奧杰塔,除了舞蹈技術要高超外,還要一方面能柔情地演繹奧杰塔,另一方面要賦予邪惡的奧吉莉亞妖艷的氣息。在意大利舞蹈家萊尼亞尼之后,還有安娜·帕夫洛娃、阿歷珊達拉·達妮洛娃和瑪格·芳登成功出演過這個角色。
而扮演齊格弗里德的演員,應該能在發(fā)現(xiàn)騙局的剎那,那種從無憂無慮的戀人到憤怒激動的受害者的心理展現(xiàn)出來。約翰·克蘭科在講述劇本的戲劇張力時說道:王子是位受人喜愛的天之驕子,但他落入到了悲劇,他是人,不是起重機,但他要獨力把女芭蕾演員托起。
舞蹈音樂
奧杰塔和奧吉莉亞通常是由同一位女芭蕾演員扮演的。這是古典芭蕾舞角色里面難度最高、而且強度最大的挑戰(zhàn)之一。不但是因為兩個角色截然相反,而且舞蹈動作要求也非常嚴格。其中之一是第三幕里一場景里黑天鵝的32圈名為「揮鞭轉」的軸轉。這32圈揮鞭轉要求連續(xù)完成,整個過程腳尖的移動范圍不能超過一條皮帶圍成的圈才為優(yōu)秀的表演,這十分考驗女演員的腿部力量。這32圈揮鞭轉是馬林斯基劇院第一位首席女芭蕾舞演員萊尼亞尼的絕技。而這一高難度動作后來也作為《天鵝湖》里的一段重頭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