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繹傳先生在其《英漢翻譯教程》中也使用了這條標準。他認為:“‘忠實’主要是指內(nèi)容。翻譯是在理解了別人用某種語言表達的意思之后,把同樣的意思用另外一種語言表達出來。也就是說,譯者的任務(wù)是表達別人的意思,而不是自己進行創(chuàng)作。因此,就要力求準確地表達原作者的意思。‘通順’指的是語言。如果原文是通順易懂的,那么譯文也要盡量做到通順易懂。也許有人會問,只提這樣兩條要求,標準是否定得太低了呢?我以為不然。真正做到上述兩條,也并不是很容易的。”(1999:6)他還認為:“如果做漢譯英,要把中國事物用英語寫出來,讓外國人看懂,做到拼法正確,句子平穩(wěn),合乎英語的用法,也不是輕而易舉的事。”(1999:7)
然而,我們認為,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各種學科的理論也在發(fā)展,人們對翻譯的認識更科學,制訂的翻譯標準也應(yīng)具有現(xiàn)代氣息。我們還認為,翻譯這一文化交流活動主要靠語言作媒介,語言是人類交流思想的工具,尤其獨特的功能,它在交際過程中傳達的是意義,翻譯本質(zhì)上就是釋義,因此語言的功能和意義應(yīng)在翻譯標準中體現(xiàn)出來。語言有意義即具備功能,功能與意義猶如紙的正面與反面一樣不可分割。在此,我們采用“功能相似,語義相符”(similarity in function and correspondence in meaning)這一標準。我們還認為,功能較“虛”,語義較“實”,實現(xiàn)了語義相符,也就實現(xiàn)了功能相似。“相符”和“相似”是一對同義詞。根據(jù)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Fourth Edition)(簡稱OALED)的釋義,correspondence可視為similarity的同義詞,根據(jù)Collins COBUILD的釋義,correspondence意為close similarity,根據(jù)Webster’s Encyclopedic Unabridged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correspondence隱含obvious simila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