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xiàn)行小學英語教材中鮮有英文詩歌的出現(xiàn),但詩歌對提升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及文學審美情趣有著重要意義。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摸索出適用于小學英語詩歌欣賞教學的整體閱讀法:教師聚焦主題、全方位營造氛圍,并通過多遍朗讀全文的方式帶領學生在層層遞進的分級任務中縱向感知、分析和理解文本的主題、脈絡和細節(jié)。本文以一節(jié)詩歌欣賞課When I Feel...為例,分別從詩歌主題、詩歌脈絡、詩歌細節(jié)三大角度介紹筆者對英文詩歌教學的認識與實踐。
關鍵詞:整體閱讀法;英文詩歌教學;詩歌主題;詩歌脈絡;詩歌細節(jié)
近年來,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對小學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認為,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應該包括知識學習、能力發(fā)展、策略學習、文化感受和思維成長。英文詩歌以其朗朗上口的音韻、抑揚有致的格律、精準達意的用詞、豐富細膩的情感以及深遠高尚的意境著稱,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與思想深度,是提升小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語感、提高審美情趣的重要途徑之一。但在一線教學中,關于英語詩歌的教學案例并不多見,系統(tǒng)的詩歌閱讀、賞析與創(chuàng)編的教學路徑則更是鮮有討論。
從客觀角度分析,受小學生英語語言能力和認知特點等因素影響,目前大多數(shù)英語教材中所涉及的語篇文體以歌謠、對話、故事、短文等為主,鮮有英文詩歌出現(xiàn)。從主觀角度分析,詩歌教學還存在以下誤區(qū):第一,英文詩歌教學存在“止于章句”的碎片講解現(xiàn)象。詩歌語言本身的重重障礙使得學生在教師權威性的引領下難以真正體會到詩歌的音韻美、文辭美、意象美和意境美,等等(錢俊,2015)。教師傾向于橫向地、分段式地、逐詞逐句地分析詩句,既缺少整體解讀,也缺乏多視角、多層次、多元素的內涵挖掘。教師在各要素間創(chuàng)設的情境聯(lián)結不充分,割裂地進行文本分析,導致學生忽視對詩歌的整體性意義理解與美感欣賞。第二,英文詩歌教學存在“廢于清議”的單向傳輸傾向。教師在課堂中沉浸于對詩歌的分析,而缺乏互動的詩歌教學難以走進學生的內心,讓學生與詩歌產生共鳴,學生很難對詩歌產生獨特的見解。第三,英語詩歌教學存在“困于其表”的知識技能局限。教師容易將小學英語詩歌教學目標設置為膚淺的文字解讀,缺少從文字、情感、審美、思想等方面對學生的引導,離培養(yǎng)學生豐富情感、健康審美、積極態(tài)度以及正確價值觀的目標還有一段差距。
本文以一節(jié)詩歌欣賞課When I Feel...為例,以整體閱讀法為理論框架,梳理歸納小學英語詩歌教學的方法與流程,探索整體閱讀法在指導小學生詩歌賞析上的可行性,嘗試總結出一套適用于小學英語詩歌的教學模式。
哲學家斯馬茨在《整體論與進化》中提出“整體論”的概念,認為“即使累積了某部分,也決不能達到整體。這是因為整體遠比部分之和大”(轉引自鐘啟泉,2001)。整體教育是以“整體的人”為理論出發(fā)點,以經驗為核心內容,以聯(lián)結、轉變、靈性為特征的教育。整體教學是基于整體教育的觀點,將教師、學生、教材等相互影響因素作為一個有機整體來設計、實施的教學活動,最終呈現(xiàn)為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其教學過程存在相關性、層次性和有序性;其教學目標是關注人的全面發(fā)展。整體閱讀教學主張從整體出發(fā),通過文本,在學生、教師、文本間建立聯(lián)結;通過傳遞、交流與轉變,喚起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適合小學生賞析的英文詩歌一般短小精悍,是整體閱讀教學法尤為適用的文體之一。它不但能讓學生理解詩歌優(yōu)美的語言表達,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筆者所選用的教學文本來自外研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Reading for Pleasure中的詩歌Singing Colours。根據(jù)學情和授課時長,筆者對原文進行了節(jié)選和微調。詩中的小姑娘以唱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以及“孤單無聊”的心情。詩歌具體內容如圖1所示。
1.整體閱讀之根:詩歌主題
主題即靈魂。設計一節(jié)課的教學時,教師首先要基于文本內容提煉出準確而凝練的主題。確定主題的過程會檢驗教師對教學文本內容的定位精度、挖掘深度與凝練高度。
筆者選用了一個帶有詩歌韻律的文本,設計了一節(jié)在主題界定、教學設計以及活動練習方面不同于常態(tài)意義上培養(yǎng)學生閱讀技巧與閱讀能力的閱讀課。筆者對文本主題“Feelings”進行細化,將本課定位為一節(jié)以詩歌為文體、以“When I feel... ”為話題、以初步的英文詩歌欣賞為教學目標的課例。
2.整體閱讀之干:詩歌脈絡
脈絡即板塊。只有邏輯清晰、推進順暢的板塊設計才能讓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及教學評價緊密圍繞主題、一以貫之地推進與落實。
(1)整體引入——吟唱中國古詩
筆者選用央視《詩詞大會》片頭、谷建芬老師“新學堂歌”系列歌曲與許淵沖先生的古詩譯文作為課堂引入材料。當意蘊悠遠的中國詩詞,配以信達雅的英文譯文,如歌如畫的渲染與童聲吟唱完美融合,由中文詩歌過渡到中文詩歌的英文版欣賞,自然帶領學生進入英文詩歌的學習氛圍。
(2)整體閱讀——欣賞英文小詩
如何能深入淺出地讓小學生初步感知并理解詩歌的基本元素?在處理文本的過程中,教師會面對許多細節(jié)問題。例如,怎樣按意群朗讀?怎樣讀出感情?怎樣教生詞?怎樣找細節(jié)信息?怎樣感受詩歌韻律?很多教師習慣于“橫向文本處理法”,即按文本段落順序逐一進行分析,將整個段落的詞義、搭配、結構等語法知識點全部講解完畢后再教下一段落。這種處理方式看似細致,但對于學生而言,既破壞了學生對整體情境的感知,又未能讓他們將語法知識理解透徹。對此,筆者采用了“縱向文本處理法”,即將相同的知識點合并同類項,每遍通讀后完成一個小任務,同時用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運用符號化繁為簡,讓學生直觀地感知抽象概念。
① 情緒的體驗
筆者讓學生通過整體聽讀找出詩歌表達的不同心情,并用這四種心情有感情地模仿朗讀詩歌,此處的聽讀與朗讀為后面更進一步地欣賞詩歌做好了鋪墊。
② 意象的表達
在連續(xù)兩次的整體默讀中,筆者先讓學生找出詩中形容不同心情時所選用的顏色,建立起顏色與心情之間的意象聯(lián)系,再讓學生畫線找出詩中描寫的景物,建立景物與心情之間的意象聯(lián)系。筆者不講解symbol這一抽象的術語,取而代之地是使用“Blue is for sad.”“When she feels angry, her feeling is like the black skies and the clear moon light.”等小學生能夠理解的語言表達,建立心情—歌唱—顏色三者間的內在聯(lián)系,引導學生學習借物抒情的表達方式。
③ 意群的劃分
在學生反饋自己找到的意象表達的過程中,筆者通過“( )”“↗ ↘”等符號以及肢體語言等向小學生滲透詩歌朗讀時應注意的意群劃分及語調升降的知識。同樣,筆者也不直接提及sense group這一抽象的術語,而是告訴學生“‘the cold blue winter sky is a group. So read them together. And the tune is going up.”。
④ 文字的含義
詩歌中生詞較多,如果教師逐一解釋含義,學生理解詩歌的過程就會變得碎片化;如果教師不講解,學生對詩歌文本的理解也不會到位。為了讓學生深入、整體地理解詩歌,筆者改變了獨立解釋單詞的方式,對這首詩歌進行了韻文翻譯,旨在讓學生在整體感知與對比中,感受中英文詩歌的韻律之美:
我心憂傷,吟歌如霜;
冷若寒夜,冰似殘月。
When I feel sad,
I sing a blue tune about the cold, blue winter sky and the icy moon.
開心之時,如歌夏日;
灼灼六月,熠熠生輝。
When I feel happy,
I sing a golden tune about the summer sun in golden June.
也有憤怒,暗如夜幕;
歌如我心,月色冷清。
When I feel angry, my song is black as night.
I sing about black skies and the clear moonlight.
百無聊賴,報之以歌;
云靄灰灰,雨落霏霏。
When Im bored, my song is grey.
I sing about grey raindrops on a rainy day.
⑤ 韻律的感知
韻律是詩歌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在學生充分朗讀并理解詩歌之后,筆者帶領學生關注tune、moon、tune、June、night、light、grey、day等詞,讓學生猜出rhyme的含義。
⑥ 詩歌的朗讀
筆者帶領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整體詩歌朗讀。在朗讀前,筆者從朗讀的準確性、連貫性、表現(xiàn)性等方面給出明確的評價標準,帶領學生配樂朗讀,讓學生立體化地感知詩歌、圖畫與音樂融合而成的意境之美。
(3)整體輸出——創(chuàng)作英文詩歌
為了保持詩歌文體在輸入與輸出環(huán)節(jié)的一致性,筆者設計了讓學生創(chuàng)作英文詩歌的輸出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編押韻詩歌對于絕大部分小學生的要求過高,因此筆者先呈現(xiàn)了一首關于自己心情的押韻小詩,帶領學生欣賞。
When I Feel...
When I feel sad,
I hope everything will be good.
When I feel angry,
I eat something thats yummy.
When I feel happy,
I give a hug to my baby Sandy.
When I feel bored,
I choose a book to read.
在此范例基礎上,采用“選擇”的方式讓學生創(chuàng)編詩歌,即教師提供詩歌核心句子結構“When I feel…, I …”,以及與之相押韻的若干詞組,讓學生選編自己的押韻詩歌,從而再次感受詩歌獨特的韻律之美。
例如:
3.整體閱讀之葉:詩歌細節(jié)
(1)配音中的音樂元素
詩歌是什么樣的,在教學中就把它還原成什么樣。若所選用的詩歌文本在教材中沒有原版配音,建議執(zhí)教教師利用網(wǎng)絡資源選擇語音語調地道的音頻資源,或邀請發(fā)音地道、擅長朗讀的人士錄制語音,以確保學生在聽音模仿時語音語調的地道性。另外,背景音樂可以使人身臨其境,對于閱讀者的情緒調動發(fā)揮著獨特的作用。
(2) 設計中的美術元素
課堂中的美學設計,無論是顏色搭配,抑或空間利用,都對學生的視覺審美起到潛移默化的滋養(yǎng)作用。板書的布局要盡量遵循美的理念,盡量做到文字的用色鮮明、畫面的搭配和諧,確保板書設計用色豐富,但又不失整體的統(tǒng)一。在黑板上對核心句型的呈現(xiàn)要合理,要能夠很好地發(fā)揮其語言支架的功能價值。同時,詩歌之美也可以體現(xiàn)在課后作業(yè)上,例如本課,筆者提前邀請繪畫功底好的學生根據(jù)不同的心情制作了兩幅美術作品,直觀地示范作業(yè)要求,借助其美觀性激勵更多的學生畫出自己所想(見圖2)。
整體閱讀法的引入對于指導小學生欣賞英文詩歌有著獨特的價值:它既能指導教師從多維角度呈現(xiàn)詩歌、分析詩歌;又能幫助學生在一以貫之的主題下、脈絡分明的任務中、首尾呼應的輸出中理解詩歌、欣賞詩歌。一節(jié)經由整體閱讀過程的詩歌欣賞課可以讓教師化繁為簡,讓學生感受詩歌韻律、音樂達情與唯美意境的藝術之美;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由淺入深地感受詩歌不可言傳的精妙之美。
參考文獻
錢俊. 2015. 認知詩學在英語詩歌教學中的應用——以《未選擇的路》為例[J].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 (4): 93—97
鐘啟泉. 2001.“整體教育”思潮的基本觀點[J]. 全球教育展望, (9): 11—18
王璐瑤,青島洮南路小學教導處主任,全國優(yōu)秀教師。
以上有關英語學習:從碎片到整體:論小學英語詩歌教學中的轉向的內容,來自《英語學習》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