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都秉持一種錯誤的觀念:只有當我們對某件事足夠重視時,我們才會為之行動,而事實卻非如此。
動機存于意識,執(zhí)行棲于實際。動機是抽象的概念,執(zhí)行力則是切實的行為。事實上,動機問題的解決方法,與克服執(zhí)行力難題的途徑截然相反。主觀意識是產生動機的必要條件,于執(zhí)行而言則是攔路之虎。
我們都有過意識妨礙個人意愿的經歷。我們決定下班后去健身房,臨行時卻又想,太晚了,太累了,今天就先不去吧。我們決定給予下屬更多支持,但當有人犯錯時,又會想,若不嚴懲他必將重犯。我們決定在會上多發(fā)言,與會時,卻又開始質疑自己發(fā)言的價值。
告訴你一個訣竅:想要做某事,那就停止去想它。將頭腦中是與否的辯論扼于苗頭,不要上鉤,停止同自我爭論。
對想要完成的事做出具體決定,并不再質疑。所謂具體決定是指:我明天早上6點去鍛煉,或是,我只挑員工做對的事情說,亦或,在下次會議中我至少要講一件事。然后,當意識開始和你爭論時——可以肯定它會的——忽視它。你比你的意識更聰明。你能做出正確的決定。
比如你想要健身,這里有些方法可以幫你屏蔽大腦干擾、提高執(zhí)行力:
創(chuàng)造有利于你健身的環(huán)境。將運動服放在床頭,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把它們穿上。事實上,是在大腦意識到你在做什么之前就采取行動。
請個教練或約朋友一起運動,因為說服自己違背對他人的責任,比說服自己不去健身更難。
確定健身的時間和地點——寫在日歷上——去健身的可能性會顯著增大。
制定易于量化的具體計劃:每天運動45分鐘,戒糖,每周有6天去健身房。
認識到執(zhí)行難這一問題只會持續(xù)很短的時間。一旦你穿上跑鞋走向健身房,你的意識就會放棄同你爭執(zhí)。
在你開始健身的第一周里,自律將會非常有用。但此后,就變成了慣性使然,瘦下來的喜悅將打消你內心的爭論。
最后,將以上幾點當作一項綜合任務。每日回顧,從而確保你在自己的意愿中日積跬步。
我曾向一名高爾夫行家學習打高爾夫,他教了我某種揮桿方法。課后,他告誡我說:
“和人打球時,總會有人想要給你建議。那就禮貌地傾聽,并表以謝意,隨后完全忽略掉這些建議,嚴格按照我剛剛告訴你的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