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托福之“新”,也唯在“實戰(zhàn)”兩字罷了。先從考試的布局來看,就是向語言“實戰(zhàn)”的靠攏。
原來是寫(單獨記分)、聽、語(法)、讀,變?yōu)楝F(xiàn)在的讀聽說寫,何也?語言之戰(zhàn),從來不會單用“語法”,故不考;開口表達,卻是家常便飯,故加“說”。而語言使用的“聽說讀寫”,“讀聽”是輸入,“說寫”是輸出,先后順序,亦由此排定。
聽力的各種改變,也是在這個宏觀的背景中。
所以考察的目標,說白了就是“聽懂真實語境中的話”。考什么就準備什么,由此備考的總方向,就是要“真正的聽懂真實的話”。
換言之,技巧要淡化,少一點投機取巧的心態(tài);能力要加強,多一點磨出來的真功夫,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II.前鋒的地位——優(yōu)先的備考
輸入,然后才有輸出。聽和讀都是前鋒。讀的重要性,勿庸多說了。聽在中國學生心中的地位,至少在面對新托福時還有待提升。因為國內考試,考聽力都是新近的事情,雖為后起之“秀”,其顯要還是不及讀寫。
而托福之考聽力,本來至少是四分天下而有其一,到了新托福,更是有位比先鋒之勢。這都如前所析,是逼近實戰(zhàn)的緣故。想想我們生下來,聽了多少素材才開始表達!
除了專門的“聽力”本土這一部分,聽(與同樣作為先鋒的“讀”一起)還滲透到了說、寫兩大區(qū)域。說的部分有“聽讀后說”,寫的部分有“聽讀后寫”,聽皆為前提之一。聽不懂的話,說和寫宛如無源之水。事實上不是這樣嗎?設若美國老師叫你發(fā)一下言,你連老師說了些什么鳥語都不知道,言從何處而發(fā)?
所以,從考試的目標和形式來看,ETS在聽力上面是毫不含糊的。不要再用一些國內考試的眼光來看待新托福,聽力實需下真功夫。
III.多樣的形式——體驗式備考
新托福不管是比之舊托福,還是比之于其它的考試,形式上確實比較豐富。對于實戰(zhàn)有意義的試述如下。
總的來說,新托福告別傳統(tǒng)紙筆形式答題(PBT: paper-and-pencil based test),采用基于國際互聯(lián)網的計算機化考試(iBT: Internet-based test)。保證每個考生擁有個人化應試環(huán)境,每人一個小隔間,一臺電腦和一副耳機,不受外在因素干擾,并會通過互聯(lián)網實現(xiàn)題目和答案的雙向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