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s and on-site study,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makes a research on present conditions of C-E Translation of publicity materials in tourism culture of Jilin Province. The author finds there are lots of problems in it and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and the strategies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as well. It is hoped that this research can enhance the spread of regional culture so as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Keyword:tourism culture; strategies for C-E translation;
在旅游文化外宣翻譯中, 翻譯的文本內(nèi)容、翻譯質(zhì)量等因素會對宣傳目標城市對外的形象有很大的影響。據(jù)走訪和調(diào)查, 吉林省旅游文化外宣翻譯發(fā)展現(xiàn)狀如下:吉林省旅游外宣翻譯資料質(zhì)量較低, 缺乏完整、統(tǒng)一的外宣翻譯資料;國外游客對吉林省旅游文化知之甚少;外宣翻譯資料存在語言、文化缺失等諸多問題, 導致外國游客對吉林省旅游文化產(chǎn)生誤解。
采取不同的外宣翻譯策略, 其翻譯質(zhì)量和宣傳效果會相差甚遠, 甚至會截然不同。外宣翻譯策略的選擇受到翻譯目的、目的語受眾的需求以及不同的翻譯材料類型等因素制約。外宣翻譯策略對所宣傳城市會產(chǎn)生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具體來說, 外宣翻譯策略、譯文質(zhì)量、傳播效果與國家形象之間存在以下關(guān)系:外宣翻譯者采用適當?shù)姆g策略直接影響到譯文的翻譯質(zhì)量, 譯文質(zhì)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受眾的理解, 產(chǎn)生不同的傳播效果, 不同的傳播效果又會影響所宣傳城市的形象。因此, 翻譯策略在維護所宣傳城市的形象方面具有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本文從我省外宣資料實情入手, 提出以下提升翻譯策略的方法。
一、明確自身定位
吉林省具有非常豐富的旅游資源, 如長白山, 原始森林繁密, 動植物種類多樣, 具有非常完備的山地植物生態(tài)系統(tǒng), 每年都有大量的國內(nèi)外游客前往游覽。
吉林省水域資源豐富, 松花江、圖們江、鴨綠江、凈月潭、松花湖、白山湖、查干湖等都是旅游度假的理想地。吉林市特有的霧凇也是非常奇特的自然景觀。此外, 吉林省還有高句麗史跡及偽滿遺跡等特有的人文景觀。尤其是集安高句麗王城已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級文化遺產(chǎn)。同時, 吉林省地貌形態(tài)大不相同, 東部森林和火山資源各有特點, 使吉林旅游資源更加與眾不同, 更具特色。
吉林省旅游資源豐富, 但目前宣傳渠道不暢通。要找準吉林省城市形象, 研究旅游宣傳資料文本, 以“冰雪文化”“滿蒙、朝族文化”“抗戰(zhàn)紅色文化”等為旅游名片, 進行旅游外宣翻譯研究。為了更好地宣傳吉林省文化、樹立吉林省高大的形象, 譯者在翻譯時要充分考慮目的語讀者的接受程度, 使譯文通俗易懂, 使讀者讀完譯文后就可以在腦中構(gòu)造出吉林省的優(yōu)美景象。
二、提高翻譯人員水平和素養(yǎng)
吉林省旅游文化對外宣傳既要順應當前的實際國情, 又需順應國外受眾的認知語境。因此, 對旅游外宣翻譯人員水平的要求較高, 他們既要突破單一語言學的研究方法, 又要具有較強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全面探討基于受眾接受與認同的旅游文本外宣翻譯策略, 要考慮到國外受眾的接受程度。同時, 譯文也要保持中國韻味, 這就要求旅游外宣翻譯人員有較好的素養(yǎng)。
(一) 多元文化素養(yǎng)
翻譯過程并不是語言的單一翻譯, 還包括文化內(nèi)涵的表達。翻譯者在翻譯過程中, 要盡量消除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 從而使譯文能更好地為受眾理解和接受。旅游文本含有大量的有關(guān)歷史、地理、地域等方面的內(nèi)容, 要求譯者在翻譯中深刻了解所宣傳地方的文化, 在進行“文化”轉(zhuǎn)換翻譯過程中采用令受眾接受的表達方式。
(二) 技能素養(yǎng)
技能素養(yǎng)主要指譯者的領悟力、理解力、認真勤奮的態(tài)度、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及嫻熟的語言轉(zhuǎn)換能力等。在旅游文本外宣翻譯過程中, 合格的譯者要不斷提高搜集資料的能力以及洞察不同文化之間差異的能力。旅游翻譯中, 譯者增強技能意識, 會從更廣闊的文化層面去審視翻譯, 使翻譯更加準確、得體。
(三) 團隊合作素養(yǎng)
旅游外宣翻譯人員除需具備以上素養(yǎng)外, 還需要有很強的團隊合作精神。在翻譯項目進行中, 翻譯人員應主動向他人請教, 虛心向他人學習, 主動彌補自身不足。因此, 譯者要有很強的團隊合作素養(yǎng), 不斷取得進步。
(四) 跨文化意識素養(yǎng)
旅游文本外宣翻譯并不是簡單的漢譯英, 而是一種跨文化的交際活動。在翻譯時, 除了特別注重傳播效果之外, 外宣翻譯還強調(diào)受眾內(nèi)外有別。胡錦濤在《中共中央關(guān)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對外宣的意見》中指出, “對外宣傳要‘內(nèi)外有別, 注重實效’”。“在此一國是家喻戶曉的事情, 在彼一國竟如天書, 反之亦然。”[1]
從事旅游外宣翻譯時, 譯者應考慮目的語的文化語境、受眾的心理需求、文化認知和價值定位, 樹立跨文化意識, 采取適當?shù)姆g策略和技巧。語言是文化的載體, 要反映其真實的文化特點。中西方的文化差異在旅游外宣翻譯這一跨文化交際活動中表現(xiàn)尤為突出。所以, 譯者不能僅僅在語言上下功夫, 還要具有濃厚的跨文化意識, 盡量求同存異。
三、解決目前我省外宣資料中存在的翻譯問題
(一) 修正語言錯誤, 統(tǒng)一景點、專有名詞譯文
在保證語法、語言、語義準確的前提下, 參考國外旅游地外宣資料, 借鑒原有研究成果, 使譯文更準確、通順、精煉、優(yōu)美, 力求達到嚴復“信、達、雅”標準。
旅游文本中沒有完全統(tǒng)一的概念術(shù)語的翻譯。旅游文本外宣翻譯資料中多數(shù)概念術(shù)語有統(tǒng)一譯名, 同一概念在不同譯文中存在著不同的翻譯版本。這種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理解和交流, 也會影響我省外交形象的宣傳。有些外宣翻譯用詞不當, 語義也比較模糊。翻譯者僅根據(jù)字面意思進行翻譯, 顯然會給國外游客帶來誤解。
中英語屬于不同的語系, 兩種語言在表達方式上有很多不同點。漢語文本重在意象, 言辭華美。英語文本內(nèi)容力求客觀, 文字簡潔, 不抒情, 不議論, 力求信息傳達準確。但在外宣翻譯中, 譯者不知道或者忽略漢語和英語表達上的不同, 會產(chǎn)生很多的中式英語, 即不符合英語習慣的表達法。這種英語往往是受漢語思維影響和干擾, 過分拘泥原文, 在文化交流中起阻礙作用, 從而達不到理想的對外宣傳效果。比如長春輕軌列車上的警示語“小心站臺間隙”可以參考英語表達習慣, 翻譯為“be aware of the gap”“mind the gap”“Danger!Gap!”等。
此外, 個別旅游文本翻譯也存在語氣不恰當?shù)膯栴}, 比如公示語“禁止吸煙”經(jīng)常被翻譯成為“No smoking”。但這種譯本語氣過于生硬, 受眾容易產(chǎn)生心理上的反感。因此, 我們可以參考英語國家對該公示語的翻譯“Thank you for not smoking”來表述。同時, 旅游外宣翻譯人員也應注意使譯文符合國際通用慣例, 如:停車場, Parking (Lot) ;未經(jīng)允許, 不準停車, Authorized Parking Only;禮品店, Gift Shop;問詢處, Information;售票處, Ticket Office等。這類英語公示語具有嚴格的規(guī)范性和沿襲性。譯者可以找到標準的譯文, 對所有景點相同的公示語進行統(tǒng)一翻譯。
(二) 補償文化缺省
在進行外宣資料翻譯時, 要進行文化補償。針對具有歷史特色的古跡, 要重點加以解釋說明, 使外宣資料真正起到吸引游客的目的。進行文化補償時可采取以下策略。
其一, 增詞達意策略。吉林省許多旅游景觀中的人名, 地名、人文典故等都與歷史緊密相關(guān), 在翻譯時很難找到與之完全對應的詞語。在翻譯時, 若只是簡單地進行翻譯, 很難讓國外游客理解。因此, 需要翻譯人員合理地進行補譯, 補充其中的文化差異。因而, 根據(jù)“內(nèi)外有別”的原則, 在外宣翻譯中, 譯者可根據(jù)實際需要, 運用適當?shù)姆g方法和策略, 如釋義、增補等對譯文進行調(diào)整, 加強針對性, 提高譯文的可讀性, 從而達到受眾能夠理解的目的。例如, 位于吉林市的“吉林烏拉滿足特色文化鄉(xiāng)”, 是滿族的一大民族文化特色, 是舊時老船場的遺跡。“吉林市”名稱來自滿語“吉林烏拉”, 即“沿江”的意思。因此, 吉林市的市標為“搖櫓人”。在翻譯時, 需要對滿族文化進行補償, 從而加深目的語讀者的理解, 展示歷史典故, 譯出古老傳統(tǒng), 將我省古老的歷史文化清晰、明了地展示給外國受眾, 使外國受眾更容易接受, 從而產(chǎn)生來我省旅游的愿望。
其二, 文化對應策略。著名的翻譯理論家和翻譯學家彼得·紐馬克在他的著作《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中闡述了文化負載詞的翻譯方法, 即文化對等法, 就是用譯語的文化負載詞翻譯目的語的文化負載詞[2]。為使翻譯的旅游信息在國外游客中產(chǎn)生共鳴, 譯者可以把相關(guān)文化內(nèi)容翻譯成國外游客熟悉的文化內(nèi)容, 如將“梁山伯與祝英臺”比作西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Romeo and Juliet) [3]。這樣, 國外游客在自身文化理解的基礎上, 可以較為準確地接受景點翻譯的內(nèi)涵。
為加深對外宣翻譯的認識、提高外宣翻譯的質(zhì)量以及水平, 課題組成員就吉林省外宣翻譯提升策略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闡述, 以期為我省外宣翻譯工作提供相應的理論和實踐參考, 促進我省外宣翻譯的發(fā)展。
四、以適當?shù)姆g理論為指導, 建立一部完整完善的吉林省外宣翻譯資料冊
翻譯中的“目的論”指的是一切翻譯行為都是有目的的, 若翻譯達到了預想的目的和效果, 翻譯就是成功的。因此, 一篇成功的外宣資料翻譯取決于受眾在閱讀文本英譯后的反響。若他們能在閱讀后有參觀游覽的想法、熱情, 這篇翻譯則被認為是成功的。外宣翻譯者在進行旅游文化外宣翻譯時可以遵循三大法則, 即目的法則、連貫法則和忠實法則[4]。
旅游宣傳資料翻譯應考慮到本省省情, 還需考慮目的語讀者閱讀習慣。這就要求翻譯者在進行外宣翻譯時, 選取適當?shù)姆g理論并應用于實踐中??傮w上, 要以“目的論”為主要理論標準, 考慮中西方文化差異, 做到旅游資料宣傳方面的達旨、循規(guī)、共喻, 使外宣資料真正達到宣傳城市的目的。為了解決我省旅游外宣翻譯中現(xiàn)存的問題, 可以建立一部完整完善的吉林省外宣資料冊, 以此為基礎模板和規(guī)范, 更有效地為推動吉林省旅游發(fā)展服務。
參考文獻
[1]朱義華.外宣翻譯研究體系建構(gòu)探索[D].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 2013.
[2]Newmark, 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136.
[3]楊莉, 梁昕, 趙挺.旅游外宣翻譯中文化負載詞的翻譯及其補償[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 2013 (3) :322-324.
[4]馬玉紅.從目的論看旅游資料的翻譯[J].重慶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 2006 (5) :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