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英語課堂教學中, 本土與西方文化的融合教育勢在必行。尤其在接觸英語教學初期的小學英語學習階段, 學習者若能夠融入這樣的學習理念, 將對以后的英語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通過分析英語課堂文化滲透存在的問題, 指出適合小學英語教學使用的本土與西方文化融合的教育方式, 例如文化對比教學、刨根問底式教學、課前三分鐘文化閑談、文化小講座、小短劇作坊、多模態(tài)文化呈現(xiàn)等, 對小學英語教學中本土與西方文化融合教育提出適度、恰當、準確等原則, 以期更有效地開展英語課堂中本土與西方文化的融合教育。
關鍵詞:本土文化; 西方文化; 融合教育; 小學英語教學;
隨著我國國學風的熱潮, 以及電視節(jié)目中各類有關漢語文化的熱播, 如漢字英雄、成語大賽等, 舉國上下都加強了對本土文化的重視和熱情。此外, 近年來的高考改革中, 英語學科成為改革的重點, 主要因為英語課程中西方文化攝入過量, 而忽視了本土文化, 不免造成學生崇洋媚外的現(xiàn)象。同時不難發(fā)現(xiàn), 本土文化表達方式已經(jīng)被世界所認可, 如Jiao zi;Kuai zi等, 不再頻繁使用dumpling;chopstick。此外, 一些具有本土民族特色的物品也會直接用拼音來表達, 如:Bing Tang Hu Lu;Hu La Tang等。由此可以看出文化融合是世界語言發(fā)展的趨勢, 英語教學中本土與西方文化融合是大勢所趨, 同時也吻合英語高考改革的最終目標, 即加強學生的文化交際能力。如今, 我國的英語教學大多起始于小學三年級 (也有學校起始于一年級) , 從英語學習者的初始階段進行中西文化的熏陶, 將為他們以后的英語學習提供學習思路和方法。
一、英語課堂文化滲透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英語課堂的觀察, 以及與英語教師和學生的交談, 發(fā)現(xiàn)英語課堂中文化滲透情況總體存在以下問題, 無論是教材、教師的教學思路, 還是考試大綱的要求, 都重視英語國家的文化, 忽視了中國本土文化。
1. 教學資料中缺少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介紹
英語教師在選擇教材的時候, 往往會選取摘錄西方國家的文章片段, 此外在選擇課外英語學習資料的時候, 也是千方百計尋找英語原著之類的文章。但是我們知道這樣的教學材料大部分是介紹英語國家的情況, 可想而知, 學習內(nèi)容的偏差勢必導致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缺失。當然, 如今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強大, 關于我國的文化介紹在西方國家也越來越多, 只要英語教師能夠意識到課堂上中國傳統(tǒng)文化滲透的重要性, 便會在教學資料的選擇上做出慎重的考慮[1]。
2. 英語教師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傳播途徑的導向迷失
作為教師, 應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思路, 跟上時代教學的大方針和政策。在我國, 自英語課程開設以來, 便反復強調(diào)學習英語應重視它所在國家的文化, 這種思想延續(xù)多年, 直到近兩年, 才大力提倡注重中西方文化的對比, 重視我國文化的傳播。因此, 英語教師需要及時接受新的英語教學理念, 并及時在自己的課堂上進行調(diào)整。英語教師可以通過自己獨特的方式進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 亦可通過慕課、微課等網(wǎng)絡視頻資料進行學習, 借鑒其他英語教師的教學方法和策略, 從而領悟如何合理地在英語課堂傳播中國傳統(tǒng)文化。
3. 教師自身文化素養(yǎng)有待沉淀
有些英語教師希望能夠在課堂上傳播中國傳統(tǒng)文化, 但是囿于自身文化素養(yǎng)不高, 擔心自己誤解文化內(nèi)涵, 或因一知半解而誤導學生, 從而放棄了機會。事實上有這種想法的英語教師在實施本土與西方文化融合教育的道路上已經(jīng)邁開一步, 還須閱讀大量的文獻資料, 尤其是所教授單元涉及到的文化知識需要提前做好備課工作, 力求將文化傳播得全面、正確。
二、本土與西方文化融合教育的方式
鑒于英語教學中本土與西方文化融合教育的必要性, 結(jié)合英語教學和文化滲透的途徑和方法, 提出以下幾種融合教育的方式, 以供小學英語教學參考。
1. 文化對比教學
通過對西方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對比, 學習者能夠?qū)Ρ舜说奈幕M行梳理, 從而更加尊重不同的文化, 實現(xiàn)對中西方文化的內(nèi)化。如coffee一詞的講解, 可講授的問題有如下幾個方面: (1) 西方coffee這種飲品對應中國的哪種? (2) coffee一詞的翻譯使用方法是什么?是否還有類似的?這兩個問題中第一個問題極其簡單, 必定是中國的茶飲。第二個問題教師應及時進行引導、解釋說明音譯的專業(yè)術(shù)語, 相信學生很快能夠通過思考得出sofa等詞匯。此時教師需要提出下一個問題, 即 (3) tea一詞的來源是什么?會不會也如coffee一詞一樣, 是個音譯詞呢?接下來就是一場本土文化大餐。“tea”音形成的過程是由福建話“茶”的念法而生。我國從唐代設立“市舶司”管理船舶載貨進出口以來, 直到明朝, 福建省的泉、漳、廈三地市是中國茶葉出口的旺盛市場。福建人管茶叫“貼”音, 故有“tea”音的存在。
類似這樣的文化對比還有很多, 如:Christmas Day與New Year’s Day;動物詞的象征意義異同 (dragon;dog等) ;顏色詞對比 (紅與白;紅與綠等) ;見面打招呼方式對比 (“吃了么”與“Nice day”) ;對贊揚后的表達 (“哪里哪里”與“Thank you”) ;以及在講解元音發(fā)音口型時, 舉例laugh, smile, giggle三個單詞, 它們元音發(fā)音口型逐漸變小, 這恰恰與所表達意思的面部情態(tài)相對應等等, 通過這些對比, 學習者可以了解到中西方文化的底蘊和根基。
2. 刨根問底式教學
刨根問底式教學方式可以促使學習者進一步了解所學知識背后隱藏的文化內(nèi)涵。如為什么問候新年好用的是“happy”, 而圣誕快樂用的是“merry”?又如“living room”這個詞, 漢語翻譯是“起居室”, 那“什么是起居室”?起居室指的是中國房子中的客廳還是臥室。從這一系列問題中, 學習者通過查閱資料、比較分析, 可以得出意想不到的文化背景。因此, 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勤于思考的習慣至關重要。又如我們對于自己喜歡的名人, 會稱自己是他們的“粉絲”, “粉絲”一詞是怎么得來的呢?很多人會認為這個詞只不過是個新詞、熱門詞, 孰不知這是“fantastic”縮寫詞“fan”的復數(shù)形式“fans”的音譯[2]。對于這樣的教學方式, 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幫助, 使學習者養(yǎng)成提問的良好學習習慣。
3. 課前三分鐘文化閑談
一節(jié)課中的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在某種程度上決定學生一節(jié)課的學習效率, 因此教師們都會關注每節(jié)課的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如果將導入環(huán)節(jié)設計成文化閑談環(huán)節(jié), 會引起學生的興趣, 再者可將這個環(huán)節(jié)作為學生作業(yè)的展示環(huán)節(jié), 由學生自己通過書籍、網(wǎng)絡資源來搜集資料, 在課堂上進行展示, 一方面促進學習者對文化的關注, 另一方面調(diào)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 抓好課前三分鐘, 會改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和思路。這是實現(xiàn)英語課堂本土與西方文化融合教育不可忽視的一種方式。
三、本土與西方文化融合教育原則
在英語教學開展初期, 教育者們發(fā)現(xiàn), 想學好一門語言, 其文化是至關重要的, 因此教師們開始關注所在國家的各種文化, 后來逐漸地發(fā)現(xiàn)這是一種極端, 產(chǎn)生了消極影響, 又提出本土文化在英語教學中的不可缺失性, 但是在實施的時候須避免兩種極端的產(chǎn)生。因此, 在實施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融合教育的時候, 必須把握以下原則。
1. 適度原則
在英語課堂上, 盡管倡導西方和本土文化的融合教學, 但也不能本末倒置, 還需以英語教學為主, 不能一味導入中國本土文化, 而淡化英語教學。因此, 英語課堂中中國本土文化攝入量的多少需要英語教師進行適度把握。
2. 恰當原則
在文化傳播的過程中, 哪些文化值得拿出來與學生分享需要慎重考慮。首先, 應根據(jù)教學大綱和教學內(nèi)容而決定, 除此之外還應考慮學生對某些文化的接受程度、學生的年齡特征等。
3. 準確性原則
教師要充分了解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 而不能只是確保文化傳播的數(shù)量, 不能保證文化傳播的準確性和真實性, 從而出現(xiàn)以偏概全、完全依賴網(wǎng)絡資源、不加辨析和思考就全盤托出呈現(xiàn)給學生的現(xiàn)象。
張紹杰指出, 當今英語學習者通常是“嘴巴快、耳朵尖、思維空、文化淺[3]。由此看出, 英語課堂文化的攝入是當務之急。同時本土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平等性意識也需要英語學習者慢慢培養(yǎng), 只有熟悉本土與西方國家的文化, 才能真正做到兩種語言的自由轉(zhuǎn)換與表達, 從而一定意義上提升我國文化的軟實力。如今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 西方國家不斷加強對我國的重視, 他們也希望了解我國的語言和文化, 作為中國的英語學習者, 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將中國的文化進行宣傳和傳承, 并且是準確無誤地、客觀地道地表達與講解, 這對英語學習者的要求是很高的, 在宣傳本土文化的過程中, 既要尊重本土文化的歷史性, 又要滿足目的語國家的表達方式。因此, 英語教學中本土文化與西方文化的融合教育是英語教學的必然趨勢。小學英語教師需要及時把握教學方向, 適時在教學中體現(xiàn)融合教育思想, 從而正確引導學生以后的學習思路。此外, 筆者曾采訪過英語學習者, 他們也紛紛表示對中西方文化的對比研究很感興趣, 并表示通過了解更多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 有利于深層次地學習英語, 提高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參考文獻
[1]胡壯麟.語言學教程 (第四版) [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1.
[2]王燕.中學英語教學滲透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實問題與對策[J].上海教育科研, 2015 (8) .
[3]張紹杰.對舶來教學說“不”[J].中國外語, 2007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