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雅怡 黃麗燕
摘 要:《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 2020年修訂)》指出,教學評價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以終結性評價為輔。本文聚焦課堂評價的實施,討論如何實現(xiàn)教、學、評一體化,以基于2019年版高中新教材的聽力教學為例,參照聽力微技能評價框架及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體系,評析教材中教學活動的特征,并為教材活動補充評價活動設計,以期為高中英語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教、學、評一體化;課堂評價;高中英語新教材;教學活動設計
*本文為何安平主持的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7年度教育部重點課題“基于語料庫智能學習平臺的讀寫能力培養(yǎng)研究——以英語學科為例”(課題批準號 DHA170335)的部分成果,并為華南師范大學教材研究系列組稿之一,本系列組稿將從《英語學習》2021年1月刊起逐期刊發(fā)。
2020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首次提出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四個重點任務,強調突破結果唯一,重視過程本位;強調進步發(fā)展,激活教學潛能,關注生命全面發(fā)展。在基礎英語教育領域,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 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標》)指出,教學評價應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以形成性評價為主并輔以終結性評價,注重評價目標多維化、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形式多樣化和評價內容全面性等;教師需要在英語課堂中充分發(fā)揮教學評價的作用,以實現(xiàn)教、學、評一體化(教育部,2020)??梢?,如何在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科學、有效地實施過程性評價亟待探究。
課堂教學是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主陣地,而課堂評價是促教促學的主要途徑之一。測評是收集學生學習的信息以作出學生進步與語言發(fā)展的決策的過程(Cheng et al.,2004)。課堂評價也是測評的方式之一,指在課堂環(huán)境中搜集、詮釋并使用學生學習的證據(jù),以助教師作出教學決策(McMillan,2017)。
課堂評價對教學具有積極意義。Crooks(1988)基于元分析探究了課堂評價對學生表現(xiàn)的影響,發(fā)現(xiàn)課堂評價能幫助學生鞏固已有知識技能,提升學習技能水平,運用積極的學習策略,增強學習動機。課堂評價不僅能促進學生自身的發(fā)展,還能幫助教師診斷學生的強弱項,監(jiān)控學生的學習進程,改進教學,給予家長反饋(McMillan,2017)。課堂評價能減輕師生教與學的壓力(鄭東輝,2014)。
課堂評價對教學活動的意義重大,因此需貫穿在教學活動中。教、學、評一體化指教的活動、學的活動、評價活動三者皆依照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的教學目標,在課堂活動中融合統(tǒng)一,是課堂教學的新趨勢(王薔、李亮,2019)?!墩n標》指出:“教”是教師把握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方向,通過有效組織和實施課內外教與學的活動,達成學科育人的目標;“學”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主動參與各種語言實踐活動,將學科知識和技能轉化為自身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評”是教師依據(jù)教學目標確定評價內容和評價標準,通過組織和引導學生完成以評價目標為導向的多種評價活動,以此監(jiān)控學生的學習過程,檢測教與學的效果,實現(xiàn)以評促學,以評促教(教育部,2020)。
Chappuis等(2013)認為,高質量的課堂評價應具備五個要素(見圖),即:(1)清晰的評價目的,包括明確評價信息的使用者及使用方式等;(2)清晰合理的教學目標;(3)準確的評價設計,包括評價方法要匹配教學目標、評價范圍能代表整體學習內容等;(4)評價結果的有效傳達;(5)學生的參與,指學生參與評價信息的生成與使用過程,如自定評價目標或自評。
基于五要素框架,我們可以進一步厘清高質量英語教學課堂評價的相關要素。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評價旨在診斷學生完成學習活動的情況,為教師改進教學提供決策依據(jù)。評價目標應與教學目標一致,體現(xiàn)語言學習的本質規(guī)律和《課標》的要求。評價設計,包括確定評價標準和評價反饋方式,則應與教學活動設計融為一體。評價結果可用于改進教學或給予學生反饋。另外,評價的重要主體之一是學生,學生要參與學習和評價活動。下面筆者以聽力教學為例,闡述高質量的英語課堂評價應達成的教學目標。
高中英語聽力教學可重點培養(yǎng)學生以下微技能:(1)聽取大意,即理解聽力材料中的總體觀點;(2)聽取主要信息,即理解關鍵論點;(3)聽取細節(jié),即理解與辨認具體信息;(4)選擇性聽信息,即根據(jù)具體的聽力目標注意特定內容;(5)聽并推斷,即根據(jù)已有信息與視覺提示推測說話者的情感、目的等;(6)聽并預測,即運用情景知識等預測說話者的意圖、下文內容等(Vandergrift & Goh,2012)。除了語言能力培養(yǎng),思維能力培養(yǎng)也是聽力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依據(jù)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系統(tǒng)(Anderson et al.,2001),聽力教學目標中的認知思維能力目標包括:(1)記憶,如辨認、列舉等思維能力;(2)理解,如分類、推斷、解釋;(3)應用,如實施、使用;(4)分析,如組織、比較;(5)評價,如判斷、批判;(6)創(chuàng)造,如假設、建構。
明確教學目標后,教師要完成聽力教學設計的下一步,即評價設計。McMillan(2017)將課堂評價分為建構性題型(簡答題等簡易建構性題型、表現(xiàn)性任務、作文題和口頭提問)、選擇性題型(如單選題、匹配題、是非題、排序題等)、教師觀察、學生自評與互評四大類。此外,課堂評價可活用技術,如教師可以利用語音轉文字軟件評價發(fā)音的準確性等。
以下筆者將采用上述討論的聽力教學課堂評價要素框架,對人教版和新編外研版兩個版本的高中英語教材(2019年版)中的聽力教學活動設計進行評析和補充,以期為一線教師開展教、學、評一體化實踐提供參考。
在高中課堂教學實踐中,部分教師往往更注重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忽視對相關教學效果的有效評價。為了具體說明如何進行教、學、評一體化的活動設計,提高課堂評價質量,以評促學,筆者選取了兩套國內主流教材,以其中圍繞同一話題“節(jié)日”開展的教學活動為例,概述活動特征,并就活動評價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提出建議。
1.人教版高中《英語》(2019年版)活動評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英語新教材編者設計了綜合性活動,如聽說結合活動,且在部分活動旁標注了學習策略的小貼士,體現(xiàn)了對核心素養(yǎng)的關注,契合《課標》理念。教材的教學活動中,教與學的要求和過程步驟都十分清晰,但缺乏對活動產(chǎn)出的評價環(huán)節(jié)。以人教版高中《英語》(2019年版)必修3 Unit 1 Festival and Celebrations為例,該單元各聽說教學活動的主要特征見表1。
活動1為排序:
2.1 Listen and write the order of the conversations next to the names of the festivals above.
該活動的教學目標為辨認節(jié)日在會談中被提及的順序,掌握聽取大意的聽力微技能,提升分辨能力。學生完成活動后,教師可以補充評價任務,如:核對學生所填順序是否正確,并說明正確或錯誤的原因。
活動2為匹配:
2.2 Then match each conversation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below.
該活動具有真實性,貼近學生生活,旨在培養(yǎng)學生提取人物關系的聽力微技能及理解、推斷的思維能力。在評價環(huán)節(jié),教師可針對個別學生的選項追問其判斷依據(jù)。
活動3為填空:
3. Listen again and complete the sentences with the correct words.
該活動旨在培養(yǎng)學生預測、聽取細節(jié)的聽力微技能與辨認、理解的思維能力。完成填空后,學生可開展同伴互評,根據(jù)教師提供的參考答案進行同伴互查并提出修正意見。然后,教師征集錯誤率較高的題目,讓學生重聽相關音頻,并請作答正確的學生講解其答題策略,如根據(jù)上下文猜測不確定發(fā)音的單詞等。由此,學生也能學習高效的聽力策略。
活動4為列表:
4. Listen again and make a list of each festivals activities.
該活動旨在培養(yǎng)學生提取細節(jié)的聽力微技能與理解、分析、轉述、概括的思維能力。評價環(huán)節(jié)可設計為:教師在聽前提供包含所需內容要點與語法結構的評價標準,制訂評價目標;聽后公開點評個別學生的答案,示范后讓其余學生根據(jù)該評價標準進行自評。此舉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我評估與監(jiān)控能力,提升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和自主學習能力。
活動5為同伴討論:
5. In pairs, discuss which of these festivals attracts you the most and why.
該活動旨在培養(yǎng)學生傳遞信息、表達意義的口語微技能與應用、創(chuàng)造、批判的思維能力。評價環(huán)節(jié)可設計為:師生共同生成評價量表,涵蓋“觀點的合理度”“句型多樣性”“語言流利度”“身體語言”“眼神交流”等維度,以及“好”“一般”“仍需努力”三個檔次。然后,同桌間進行對話,并根據(jù)評價量表互相評估。與此同時,教師觀察同伴互評的進展情況并進行教學反思。
活動6為回答問題:
1. Song Lin and Max are talking about a recent festival experience. Listen to their conversatio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該活動旨在培養(yǎng)學生選擇性聽取細節(jié)的聽力微技能與辨認、理解的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在聽力過程中觀察學生的神色、答題速度等,判斷難點,并在聽后的評價環(huán)節(jié)中請學生在白板上作答,詢問其他學生是否贊同他們的回答及理由,最后師生共同得出合理的答案。
活動7為勾選:
2. Listen again and tick the phrases that Max or Song Lin uses.
該活動旨在培養(yǎng)學生聽取人物表達情感的語言手段的聽力微技能及辨認、理解的思維能力。評價環(huán)節(jié)可以設計為:教師詢問全班學生的回答,觀察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程度,對于爭議較多或學生較為猶豫的選項,教師可以重新播放錄音以獲得共識。
2. 新編外研版高中《英語》(2019年版)活動評析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英語新教材中,每個單元的Reflection板塊雖然包含對單元整體內容的評價環(huán)節(jié),但欠缺對具體教學活動的評價設計。筆者以新編外研版高中《英語》必修2 Unit 2 Lets Celebrate! 為例,評析有關聽力活動設計,提供評價環(huán)節(jié)的活動設計建議(見表2)。
活動1為選擇最佳選項補全句子:
6.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 and complete the sentences with the correct ending.
該活動旨在培養(yǎng)學生提取聽力文本主要信息,即會話人物在節(jié)日的計劃的聽力微技能與辨認、理解的思維能力。評價環(huán)節(jié)可設計為:教師提問個別學生,追問作答依據(jù),并詢問其他同學是否贊成其答案。
以上有關英語學習: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的英語課堂活動的設計的內容,來自《英語學習》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