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基于具體課例的主題意義,結合學生年齡特點,探究語篇行文的內在邏輯,詳細介紹了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在復述過程中理解、加工、整理和歸納文本,從而促進學生語言和思維能力的共同發(fā)展。
關鍵詞:復述; 理解; 遷移;閱讀教學
孫波(2009)認為,復述是學生以理解和掌握文本內容為基礎,運用已學詞匯和已有知識,再用大腦將信息進行分析、整合,最終系統(tǒng)地、概括性地將文章主旨表達出來。Morrow(1985)指出,學生在進行復述時,精力會高度集中在他們所要復述的課文內容上,并選擇合適的表達方式將其復述出來,經常進行復述的學生的思維會變得更加靈敏??梢?,復述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還有助于他們的思維發(fā)展。
在閱讀教學中,多數教師均能設計相應的課堂活動引導學生復述,并通過復述來檢驗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情況。但是很多教師在設計復述前的鋪墊活動時,僅停留在引導學生掌握文本大意,講授詞匯、句型等語言層面的知識,未能引導學生理解語言特點、文本風格以及行文內在邏輯等。因此學生對文本的復述多是在機械地記憶,所復述的內容缺乏邏輯性、連貫性和生動性。學生的復述與文本出入較大,僅是“形似而神不似”,他們很容易遺忘所學課文,思維也沒有得到啟發(fā)。
本文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必修1 Unit 3 Celebration Lesson 4 Christmas的閱讀文本Memories of Christmas為例,詳細介紹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如何有效設計鋪墊活動,提高學生的復述質量,促進學生語言和思維共同發(fā)展。
1. 文本主題及特點
該文本為記敘文,授課年級為高一年級。文章主要從孩子的視角出發(fā),按時間順序介紹了西方國家與圣誕節(jié)有關的家庭慶?;顒?。文本語言生動,通過展現(xiàn)一系列“孩子氣”的行為,再現(xiàn)了孩子的童心、童趣和童真。本課在節(jié)日活動方面為學生提供了較為生動的語言材料。
2. 活動內容
(1)引導學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有條理地進行復述,包括“發(fā)現(xiàn)欣賞、實際操練、梳理邏輯、關注細節(jié)、整體復述”五個環(huán)節(jié)。
(2)引導學生將文本內容進行有效遷移,(引導學生談論自己對春節(jié)的記憶),過程包括“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思維、提煉升華”三個環(huán)節(jié)。
3. 活動目的
學生將文本中鮮活的語言有效遷移,即能夠使用生動的語言自信地介紹“春節(jié)的記憶”,并談論其主題意義,增強文化自信。
復述最終不是為了記憶,而是為了應用遷移。筆者將利用復述促進學生語言和思維能力提升的教學分為兩大部分——理解和遷移。
1. 理解
(1)發(fā)現(xiàn)欣賞
教師在引導學生整體閱讀文本后,請他們關注標題“Memories of Christmas”,提問“What kind of memory did the writer share? Please give evidence.”。
學生在尋找證據中發(fā)現(xiàn)文本語言之美。他們發(fā)現(xiàn)了大量通過具體事件、具體行為來描寫“孩子氣”的句子。例如“I put so much food in my mouth sometimes that it was hard to swallow.” “We sang Christmas carols happily, laughed at jokes, put on silly paper hats and laughed again.”等。學生通過欣賞美句,分析文中人物(孩子)“天真、質樸、可愛”等特點。例如,學生認為“so much food, hard to swallow”刻畫出孩子們天真可愛(innocent、lovable)的一面;“sang… happily, laughed at jokes, put on silly paper hats and laughed again”呈現(xiàn)出孩子們無憂無慮(carefree)的生活。與此同時,教師要求學生在學案中寫下關鍵詞(見表)。
[點評]
學生在閱讀時首先接觸的是文章表面的語言文字,他們依靠語言文字便能完成對文章的初步理解。但是,從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角度來看,這顯然是不夠的,教師還要在復述活動中引導學生理解語言文字背后的意義。教師要尋找突破口,找準教學切入點,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關鍵語句,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欣賞能力。在本節(jié)課中,教師引導學生尋找描寫“孩子氣”的句子,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培養(yǎng)了他們的觀察能力和敏銳捕捉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能力。這樣,學生在“尋找證據”中學會用事實說話,感受到“事實勝于觀點”(Facts speak louder than opinions.);在“觀察發(fā)現(xiàn)”中品味語言內涵,學會用生動的語言表達,例如學會用eagerness、expectations等表達“迫不及待的心情”;在“品味欣賞”中體會孩子的童心、童真和童趣(innocence、simplicity、interest),感受和諧的家庭氛圍(harmonious atmosphere)。
教師在引導學生復述課文時,要注重引導他們在語境中理解詞匯,同時還要注重培養(yǎng)他們欣賞和品評語言的能力。
此外,教師還要及時關注教學過程中的細節(jié)。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學案表格中及時寫下關鍵詞,這樣不僅能引導他們掌握詞匯,為接下來的復述活動作鋪墊,更能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
(2)實際操練
當學生掌握文章大意后,教師展示圖片,引導學生重溫文中生動的語言。教師提問“Could you please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pictur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同時向學生展示一幅一個小朋友正大快朵頤享用食物的圖片及關鍵詞“swallow”。學生回答:“I put so much food in my mouth sometimes that it was hard to swallow.”。
[點評]
教師借助圖片提示法有助于學生鞏固所學語言。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內化所學語言知識,再次體會到語言的生動傳神。實際上,復述課文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例如:問題—答案引導法、主題句+關鍵詞提示法、表格提示法、圖畫提示法、轉換人稱復述法、角色扮演復述法等(張小燕,2011)。在復述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法提示學生,加強學生記憶。
(3)梳理邏輯
接下來,教師用問題“Could you please find out the linking words or sentences?”引導學生找出文中關于“時間順序”的表達。同時,教師在黑板上及時寫下學生的回答,和學生共同探討他們的疑惑之處。例如,學生對“with December”“after church”“by bedtime”等表達的理解有分歧,教師引導學生及時解決。
[點評]
教師引導學生關注文中體現(xiàn)前后邏輯關系的詞匯或句型,幫助學生厘清復述材料的脈絡和邏輯。學生在理解文章大意和關鍵語句后,通過梳理脈絡和主線能更進一步理解文本,識得“廬山真面目”。這樣,學生對文本的學習就從表層的理解深入到探究其內在框架;從分析語言內容,上升到梳理文本線索。也就是說,學生通過進一步厘清文本內在邏輯,對文章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其中,探究“連接與過渡”是理解文本邏輯的重要方法。
(4)關注細節(jié)
接下來教師引導學生關注“天氣”,提問:“Why was the weather mentioned so many times?”(文中多次描寫到天氣,例如:Christmas always began in the middle of the cold, windy month of November. / … there was snow everywhere. / Christmas morning was bright and sunny...)。
學生討論后得出結論:作者最初談論寒風凜冽的天氣是為了對比烘托屋內的溫暖舒適以及家庭氛圍的和諧;談論大雪紛紛的天氣,是為下文描寫堆雪人、打雪仗等豐富的戶外活動作鋪墊;提及陽光明媚的圣誕早晨,是為下文孩子們外出到院子里去欣賞圣誕禮物作鋪墊,而且晴朗的天氣與本課主題相關,象征作者溫馨的圣誕記憶,同時也透露出作者是個積極、陽光、熱愛生活的人。此時,教師在黑板上記錄學生發(fā)言中的關鍵詞。
[點評]
在復述的鋪墊過程中,教師不能只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感知文本的結構和框架,還要引導他們感悟文本細微精妙之處,讀出其韻味,讀懂作者。例如,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關注細節(jié)(如對天氣的描寫),帶領學生體會主人公愉悅的心情,并且認識到景物描寫需有的放矢,為文本主題服務,不能無中生有。
關注細節(jié)的復述對學生的英語水平和思維能力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應當給學生搭建“腳手架”,降低復述難度。例如,教師應借助板書上的關鍵詞提示學生,同時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和討論時間。
(5)整體復述
教師為學生搭建好“腳手架”后,學生對文本的整體復述便水到渠成了。教師提問:“Can you retell the passage, according to the key words and the linking words or sentences?”。學生在積累了語言表達、梳理了文本邏輯后,借助關鍵詞便能夠較高質量地復述文本。
[點評]
學生對文本的復述應該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這有助于他們提升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思維能力,從而樹立自信心。
2. 遷移
(1)創(chuàng)設情境
教師引導學生觀看關于春節(jié)的小視頻,激活他們與春節(jié)有關的記憶。教師說道:“Please share your memories of the Spring Festival in pairs, including childlike behaviors.”。
[點評]
春節(jié)和圣誕節(jié)雖然分別是中西方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但有許多共同之處。因此,通過圣誕節(jié)過渡到春節(jié),是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遷移的好機會。教師結合本節(jié)課所學語言(包括“孩子氣的語言”),暢談自己和春節(jié)有關的兒時記憶,其實是在將文本引入學生的生活。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較為真實的情境,為學生遷移知識作好鋪墊。
陳曉蕓(2008)提出,將課文復述與課外有意義的語言活動有機地融合在一起,能讓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提高表達能力。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鞏固復述成果,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復述的過程應是學生的思想在與文本不斷“對話”中發(fā)生碰撞并催生出新創(chuàng)意的過程。教師要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引導學生在新的語境下遷移創(chuàng)新。
(2)激發(fā)思維
為避免學生產生畏難心理,教師請一位學生先簡單分享自己關于春節(jié)的“孩子氣”行為。該學生分享道:“When I received the red envelope I was looking forward to, I always gave it back to my mom.”。一個簡單的例子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也激活了其他學生的思維。學生紛紛發(fā)言,運用所學語言分享各自溫馨、幸福的春節(jié)回憶。有的提及自己和家人共同打掃衛(wèi)生迎新年,有的談到自己乞求媽媽多準備甜點和零食,有的回想起自己央求家長多給壓歲錢,并且渴望自己能夠保管壓歲錢,還有的描述了自己在放鞭炮時期待又害怕的心情。學生積極參與,描繪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
學生作品1:
On New Years Day, we couldnt wait to pay New Years visits to our relatives and friends. I always liked this activity because I could get a lot of lucky money. I loved to collect all the red envelopes I received and added up all the money to see how much I had got, although all of the money was taken away by my parents after the New Year. I was also eager to go to the temple fairs with my parents, and I had great fun there.
學生作品2:
After dinner, we set off the firecrackers in the yard. I was always so frightened by the loud sound of the firecrackers that I just hid behind my mom and covered my ears tightly while watching my brother setting them off.
[點評]
從學生作品中可見,他們能夠使用生動的“孩子氣”語言回憶關于春節(jié)的美好時光,刻畫出一幕幕生動溫馨的春節(jié)家庭活動場景。通過活動,學生學會了用文本聯(lián)系生活,學為所用,更學會了珍惜生活、熱愛生活。許多偉大的創(chuàng)造和發(fā)明都源自日常生活,教師要更多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場景、搭建平臺,讓學生在自己可以支配和主宰的環(huán)境中發(fā)現(xiàn)、感知、學習,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作靈感。
(3)提高實效
理解階段的復述要基于文本,而在遷移階段的復述則要高于文本。學生通過復述,除了獲取文章基本信息、掌握新詞匯及寫作風格外,還要有所啟發(fā)。教師要提出更高層次的要求,引導學生提煉升華。例如,教師可以提問:“What does the Spring Festival mean to you?”。
學生作品3:
In my opinion, the Spring Festival is an occasion to experience joy and love. When we paste the couplet, I feel a kind of harmony, because we must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well. When we make dumplings, some stir the stuffing and the others cook the dumplings, which makes me feel a kind of happiness. Watching the Spring Festival Gala, I find the programs are of less importance. What really counts is that I can be with my big family together. I extremely cherish the sweet moments and I will pass them on!
[點評]
學生在作品中談到春節(jié)的意義,即春節(jié)是體驗歡樂和愛的時刻,它意味著和諧、幸福和彼此相依。因此自己格外珍惜,并將把年和家的味道傳遞下去。學生在教師的啟發(fā)下深刻體會到春節(jié)的意義,品味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文化自信。
理解遷移后的創(chuàng)新是較高的境界,學生只有在充分理解文章內容、鑒賞文章內涵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實現(xiàn)創(chuàng)新。教師要將教學環(huán)節(jié)細化,不僅給學生獨立思考以及小組合作的時間,還要給學生提供展示的空間。教師要在動靜結合中放慢教學進度,促進學生理解、記憶和創(chuàng)造,提高學生復述的實效。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復述能力,教師設計了理解和遷移兩個教學實施步驟。在提高學生的文本理解能力方面,教師根據“發(fā)現(xiàn)欣賞、實際操練、梳理邏輯、關注細節(jié)、整體復述”環(huán)節(jié)來設計活動,側重學生的語言學習,旨在引導學生在主題語境下深入地理解文本;在提高學生的遷移能力方面,教師圍繞“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思維、提煉升華”環(huán)節(jié)設計活動,創(chuàng)設語境,引導學生實踐,從而完成從語言學習到思維訓練的飛躍。教師在引導學生復述的過程中,要注重設計語言知識和思維能力相結合的活動。只有將二者有機結合,由淺入深,才有助于學生在復述課文過程中真正提升語言能力,發(fā)展思維品質,使復述與文本相比“不唯形似,而且神似”。
參考文獻
Morrow, L. M. 1985. Retelling Stories: A Strategy for Improving Young Childrens Comprehension, Concept of Story Structure, and Oral Language Complexity[J].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85(5): 646—661
陳曉蕓. 2008. 重視英語課文創(chuàng)造性復述提高藝術中專生的英語表達能力[J].中國科技信息, (14): 52—62
孫波. 2009. 慢議英語課文復述教學[J].雁北師院學報(文科版), (33): 63—64
張小燕. 2011. 初中英語讀后階段的教學設計[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5): 1—8
雷霞輝,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高級教師,英語學科主任,北京市英語骨干教師,海淀區(qū)兼職教研員。
以上有關英語學習: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運用復述促進學生語言和思維能力的提升的內容,來自《英語學習》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