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習 學英語,練聽力,上聽力課堂! 注冊 登錄
> 英語學習 > 英語學習方法 >  內容

英語學習:結合課例談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踐行“真實性”原則

所屬教程:英語學習方法

瀏覽:

2021年08月09日

手機版
掃描二維碼方便學習和分享

高潔

摘 要:英語教學中會有多種交際性的活動,教師必須重視活動的真實性。而“真實性”指的是使用真實的語言材料、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情境、實現(xiàn)真實的語言交流、引導真實的思維碰撞等。本文將從理論方面分析“真實性”原則,并結合具體課例,提出在日常教學中踐行英語課堂教學的“真實性”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真實性”原則

問題的提出

在英語教學實踐中,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重視對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盡可能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使用目標語言。然而在課堂上,很多教師并沒有為學習者提供使用目標語言的真實語境。真實語境的嚴重缺位必然會影響課堂教學真實性的達成,同時也增加了教師實踐課堂教學“真實性”的難度。

“真實性”原則的概念

學術界于20世紀70年代開始了對英語教學中的“真實性”問題的討論,主要聚焦語料的“真實性”。英國學者Robinson(1991)大力提倡在各類英語教學中廣泛使用真實的英語語料。Breen(1985)對“真實性”問題的分析比較全面,認為“真實性”應涵蓋四層意義:語言學習材料的真實性;學習者對材料理解的真實性;語言任務的真實性;語言課堂交際場景的真實性。語料的真實不僅體現(xiàn)在語言材料的地道,還體現(xiàn)在材料與學習者之間的交互關系,包括材料是否能真正引起學習者的興趣,材料難易程度是否匹配學習者的語言和認知水平等方面。學習者對材料理解的真實性(即思維的真實)是指對材料所傳遞的內容和情感有信息理解、辯證思考、適當延展等反應。語言任務的真實性和語言課堂交際場景的真實性常常是密不可分的。語言任務的設計應盡量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需要,教師應創(chuàng)設出模擬真實生活的交際場景,同時,模擬真實生活的交際場景又能反過來助力語言任務的達成。

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一直秉承“真實性”原則,注重“語料的真實”“任務和交際場景的真實”“思維的真實”三個方面。本文將分別用以下3個課例加以說明。筆者認為,任何好的課例都應該同時具有語料,任務、交際場景和思維這幾個方面的真實性,只不過在不同課例中的側重點不同。

課例解析

1. 語料的真實性

[教材內容]

外研版《英語》七年級上冊Module 6 A trip to the zoo Unit 2 The tiger lives in Asia.

[教材介紹]

本模塊以“動物”為話題,Unit 2包含一篇閱讀材料,介紹了世界各地六種不同的動物及其棲息地、習性和特點。

[教材分析]

“動物”是初中英語教學中非常重要的話題。在七年級階段,此話題內容重點表現(xiàn)為對不同種類動物的習性及特點的知識性介紹。因此筆者認為,七年級階段對于“動物”話題的教學應側重于“interesting / amazing animals”,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上了解棲息在不同地區(qū)的不同動物的特點,真正領略動物世界的奇異和多樣。

[語料選取及運用]

為保證語料的“真實性”,筆者從國外科普網(wǎng)站上找了關于6種奇異動物的介紹。這些動物很有特色,且不為學生所熟知,很快就引起了學生的濃厚興趣。

[具體運用]

Step 1 分組閱讀,熟悉動物

全班學生被分成6組,每組同學閱讀一篇介紹某一個奇異動物的文章,獨立完成猜詞和填空的任務,借此熟悉這個動物的特點和習性,任務設置示例見圖1。

Step 2 信息溝通,分享交流

由于每個組閱讀的文章不一樣,學生所了解到的奇異動物各不相同,這樣就形成了信息差。正因為彼此間存在信息差,同學們就有了溝通的欲望。溝通分享信息的方式可以多樣化,舉例如下:

將已經(jīng)分好的小組成員進行編號。以每組6人為例,1組成員的編號可設為A1、B1、C1、D1、E1、F1;2組成員的編號則是A2、B2、C2、D2、E2、F2,以此類推。然后,教師可以讓所有的A同學(包括A1、A2 ……A6)組成新的組, 所有的B、C、D、E、F同學也各自組成新的組,共6個新組,每組6名同學。在新的組內,每位成員都讀了不同材料,所以大家可以依次介紹自己閱讀到的關于動物習性的信息,也可以通過彼此提問的方式獲得信息。

如果覺得在實際的課堂里實施上述方式困難,教師也可以設計新聞播報的方式,讓學生實現(xiàn)信息的溝通交流。教師設計情境,讓閱讀同一篇文章的小組成員合作,為Animal World這個節(jié)目進行外景主持報道。

若小組合作進行新聞播報仍然對學生來說難度過高,教師亦可采取純提問的方式。小組成員一起走上講臺,面向其他同學,接受其他同學的提問。問題應圍繞動物的特點及習性展開,如:

What does it eat?

Where does it live?

How does the animal protect itself?

Whats special about the animal?

Is this animal large?

Step 3 圖文結合,適當補充

在學生進行介紹和交流的同時,教師應適時進行補充和解釋,同時展示動物的圖片(見圖2),給予學生更直觀的感知。每當這時,學生們總是驚呼連連,感嘆世界的奇妙和動物的多樣。此時課堂不再只是語言的學習場所,更是交流的真實情境。

Step 3 展示成果,啟迪智慧

接著,教師展示了兩個視頻。一個視頻介紹了未來的衣櫥將利用分子技術對里面的衣服進行自動清洗。另一個視頻展示了一種虛擬屏幕,它可以采集站在屏幕面前的顧客的身體數(shù)據(jù),然后據(jù)此推薦適合顧客的衣服搭配,顧客可以在屏幕上看到自己穿上那些衣服的效果,不必在試衣間里不斷嘗試。學生看了這兩個視頻后很受啟發(fā),豐富了想象力。

Step 4 評判聯(lián)想,學會提問

評判性思維能力(又稱批判性思維)和聯(lián)想能力也是很重要的能力。本課中教師通過提問作為引導,同時也幫助學生學會自己提問,在提問的過程中培養(yǎng)評判性思維能力和聯(lián)想能力。例如:針對作者提出的“The weather will be terrible.”這一觀點,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聯(lián)想,思考“壞天氣可能會影響到什么呢?”同時,教師又試著引導學生思考“壞天氣對動物的影響”,提問“What will happen to animals?”學生就能領悟到“對動物的影響”是基于“天氣變糟糕”所進行的思考,從而運用聯(lián)想能力,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然后,學生們開始小組合作,針對作者提出的不同方面進行提問,組員之間集思廣益,必然會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Step 5 組間交流,發(fā)揮想象

每個小組寫下了針對不同方面提出的問題,然后與其他小組進行交換,閱讀其他小組針對別的方面提出的問題,從問題中領略他人的聯(lián)想思維。同時,小組成員就他組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所有的問題都是學生針對未來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提出的,融合了各自的獨特見解,是非常真實的思考。而這些真實的思考也必將催生出更多真實的思考和討論,其中不乏對批判性思維、聯(lián)想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等的訓練。

例:針對作者給出的“Every family will have a small plane.”觀點,學生的提問有:

Where will people park the planes?

Will there be traffic jams in the air?

Who will direct the traffic in the air?

Will there be traffic lights in the air?

其他小組根據(jù)這些問題給出了創(chuàng)意無限的回答:

Planes in the future will be foldable, so they can be parked anywhere.

There will be no traffic jam in the air because not every plane will be allowed to fly in the air. People will adopt the evenodd license plate restrictions just like the private cars in Beijing.

The robot policeman will direct the traffic in the air.

Yes, the traffic lights will float in the air and will speak to the pilots in different languages.

[課后反思]

筆者認為,本課例就是“思維真實性”的典型體現(xiàn)。這一課例中的語料是對未來生活幾個方面的簡單介紹,是寫作者自己對于未來生活的想象,具有個性化色彩。筆者引導學生依托于對語言材料的理解、分析和評判進行發(fā)散聯(lián)想,真正打開固有思維的束縛,放眼更廣闊的空間,達到“思維的真實性”。通過這樣的啟發(fā)和引導,學生鍛煉了評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未來能將這樣的思考方式運用在其他話題討論中。

總結與反思

基于以上這三個課例,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英語課堂教學要真實,就需要教師盡量選取真實的語料,同時兼顧學生的語言水平,進行合理的改編,達到有效的運用。實現(xiàn)真實交流的關鍵在于創(chuàng)設信息差,有了相互了解的需求,才會有交流的必要,進而付諸行動,所以三個課例無一例外地創(chuàng)設了真實的信息差。真實的思維訓練同樣是細致而緩慢的,它需要真正意義上的分析、理解、聯(lián)想和評判。

自然,課堂教學的“真實性”遠不止語料真實、任務和交際場景真實、思維真實這三個方面,但都無一例外需要教師深入了解學生,了解他們的興趣點、思維發(fā)展水平 ,同時也要堅持研究國內外教育教學的現(xiàn)狀和特點,找到兩者的契合點。教師要借助信息化教學的東風,選取大量原汁原味的材料,仔細研讀語篇,鋪設臺階,設置最真實的情境,做大量細致的工作。

參考文獻

Breen, M. 1985. Authenticity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J]. Applied Linguistics, (1): 60-70

Robinson, P. 1991. ESP Today : A Practitioners Guide[M]. London: Prentice Hall.

王君. 2004.基于“真實性”理念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優(yōu)化策略[J]. 臨沂大學學報,(02): 138—140

高潔,北京四中北海校區(qū)英語教研組長。

以上有關英語學習:結合課例談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踐行“真實性”原則的內容,來自《英語學習》雜志。


用戶搜索

瘋狂英語 英語語法 新概念英語 走遍美國 四級聽力 英語音標 英語入門 發(fā)音 美語 四級 新東方 七年級 賴世雄 zero是什么意思瀘州市世紀錦源公園里(城南路2段)英語學習交流群

網(wǎng)站推薦

英語翻譯英語應急口語8000句聽歌學英語英語學習方法

  • 頻道推薦
  • |
  • 全站推薦
  • 推薦下載
  • 網(wǎng)站推薦